close

五月二十三日,晴

 

今天連續看了兩個有關戰爭的影片。

一個是林櫻的越戰紀念碑,另一個是辛德勒的名單。

 

當鏡頭從側面拍攝越戰紀念碑那莊嚴沈重的黑,以及上頭密佈的每一位戰爭犧牲者的名字,一股震撼而深沈的力量從畫面衝出來撲向我、將我淹沒。

「就在你讀到並觸摸每個名字的瞬間,這種痛苦會立刻滲透出來,使你落淚。」

記得片子開頭是這樣說的。那一刻我盯著投影幕上的深黑紀念碑,以及上頭滿滿的、曾經真實存在過的那些名字,感覺到眼眶微濕、喉嚨緊鎖。我彷彿聽到那些前來悼念的人們口中低念著某個名字,站在紀念碑前思考著那些過往,凝視著那一片黑,然後看著自己。

我可以想像若是讓我獨自一人在家中看見這開頭,我想我會當場落淚吧?

曾經有人質疑將每一個犧牲者的姓名刻在上頭讓他們的家人逐一尋找,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林櫻的回答令我心頭一陣波蕩,她說:「當你真的想念一個死去親人的時候,你根本不在乎花上兩三分鐘甚至更多時間去尋找他們的名字。」聽到這句話,不禁又是一陣鼻酸心痛。

五萬多名戰死的士兵與將官的名字,一筆一畫細細刻在長500英尺的黑色花崗岩上,那些在戰場上逝去的人們剩餘的唯一聯繫就在這面巨大牆上每一個指尖大的字母之間,沉默地永眠。

人們前來此地,從遠處走進這歷史的巨大書頁之下,閱讀著每一位亡者的名字,為他們悼念。

戰爭的代價和犧牲如此龐大,五萬多人的死亡令人傷痛,籠罩著思念他們的人,然而——

「只有當你接受了這種痛苦,接受了這種死亡的現實之後,才可能走出它們的陰影,從而超越它們。」

 

 

辛德勒與史登迎來戰爭結束,在那些夜裡幾坪大的辦公室一張小小的桌子上,一臺打字機徹夜響著。

一個一個被謹記在心的名字,一一地打印在純白紙頁之上⋯⋯四百,五百,六百、八百⋯⋯多少人名、多少生命一個個謹慎小心地被放上那一份珍貴的名單裡。

那一份名單象徵著至善,傾家蕩產將所有的員工帶回故鄉、讓他們繼續在自己的工廠裡工作。

一名納粹黨員,撐起那些猶太民族的生活,自己卻在戰後成了流亡的罪犯。

「當你拯救一個人的時候,就是拯救了全世界。」當刻著希伯來語的銀戒掉落鐵軌間的碎石,那驚破寂靜的夜的聲響是多麼震撼。他趕緊蹲下身撿回那銀戒小心翼翼地戴上。接過那封一千百位員工替他寫的一封信,上頭有著他們所有人的簽名作證,薄薄的一張紙卻有多麼強韌的情感所織就。

就連最後一刻他都想著那部車還能再換回十條生命、衣上的金紐扣還能再換回兩個人⋯⋯懊悔自己當初為什麼沒有能力再多救一些人回來。

當他離去,所有員工為他起身致敬,看著他搭上那部將它載往未知命運的車在寒冷夜裡消失⋯⋯

整個結尾令我全身激動地顫抖,忍不住想放聲大哭。

是什麼樣的一個人擁有如此清澈的心靈,到最後一刻都不願放棄拯救人的希望?當他離世,前來追悼的那些猶太員工以及他們的親人,小心翼翼地在純白色的墓上放上石頭,以傳統猶太習俗表達對辛德勒的感恩的畫面,又是多麼令人為之動容的深刻情感。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心情隨筆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茉淅 的頭像
    茉淅

    茉淅Original。草末水泠晰

    茉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